好文一篇!
(很合 Dark 的胃口)
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1/1209/16/0_171051605.shtml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為擷錄.......
崇禎皇帝在大明帝國滅亡時說過一句名言:「朕非亡國之君,臣乃亡國之臣。」
一、 臣下「事多矇蔽」,不講真話,只說好聽讚揚的話,把問題藏起來。為什麼要藏問題?很簡單,暴露問題就會挨批,挨批就會面臨當官的下課。誰會主動說問題?百 姓口小,位卑言輕,說了也不起作用。這樣,問題就被包裹起來。皇上及朝廷還覺得天下太平。這樣時間久了,問題積累的多了,所謂積重難返,爆發時一發不可收 拾。同樣,兵敗如山倒。
二、「用人不當」,有才幹、有能力者不能被重用,庸才佔據高位,能出什麼好主意?
三、「任事者推諉不前」,佔據重要位置卻不干人 事,只想著自己及家人和周圍人的利益。得過且過,明哲保身。
四、「刑罰失中,而獄底多冤」,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司法腐敗極為嚴重。司法腐敗,政府就會失去民 心,沒有威信。社會就會失去公正公平的基礎。
五、「墨吏縱橫,而小民失所」,基層官吏為非作歹,欺壓百姓;百姓屢受盤剝,苦不堪言。
六、「遵、永之援軍, 擾害土著」,派往遵化、永平前線的軍隊,擾害當地民眾。
七、「秦、晉之征夫,妄戮無辜」,在山西陝西兩地征夫過程中,擅殺人民,雞犬不寧。
八、「言官之參 論,修怨徇私」,負責糾察政紀的官員,不秉公行使職權,而摻雜個人目的,趁機中飽私囊,坑害官吏。
九、「撫按之舉劾,視賄為準」,地方要員根據賄賂,來決 定對於屬下的薦舉或參劾,也就是買官賣官比較嚴重。
十、「省、直之召買,暗派窮黎」,各省及南北直隸,把徭賦的負擔主要加之於窮人及弱勢群體,人民能安居 嗎?
十一、「邊塞之民膏,多充私囊」,國家用於邊防軍事的糧餉,被當官的大量私吞。由此可見,明朝的官員的風氣有多可怕。崇禎皇帝想改變,可是,為時已 晚。 以上因素導致幾百年的江山在崇禎皇帝手上斷送。
西漢經學家、文學家劉向在《說苑》一書中說到為官之道時,將為官者概括為「六正六邪」。十分經典。實際上也是叫我們如何識人,判斷人,以致如何用賢才之人。
劉向指出
「六正」:
一、高瞻遠矚,防患未然,此謂「聖」;
二、虛心盡意,扶善鋤惡,此謂「良」;
三、夙興夜寐,進賢不懈,此謂「忠」;
四、明察成敗,轉禍為福,此謂「智」;
五、恪守職守,廉潔奉公,此謂「貞」;
六、剛正不阿,敢爭敢諫,此謂「直」。
二、虛心盡意,扶善鋤惡,此謂「良」;
三、夙興夜寐,進賢不懈,此謂「忠」;
四、明察成敗,轉禍為福,此謂「智」;
五、恪守職守,廉潔奉公,此謂「貞」;
六、剛正不阿,敢爭敢諫,此謂「直」。
「六邪」:
一、安官貪祿,不務公事,此謂「庸」;
二、溜鬚拍馬,曲意逢迎,此謂「諛」;
三、巧言令色,嫉賢妒能,此謂「奸」;
四、巧舌如簧,挑撥離間,此謂「讒」;
五、專權擅勢,結朋營私,此謂「賊」;
六、幕後指揮,興風作浪,此謂「陰」。
《資治通鑑》。治國就是治吏。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。四維不張,國之不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為個人觀點
其實?在現代社會當中,這「六正、六邪」的混淆?也成為一種「污衊、證明」的相對。
因此?
對於「官吏」的個人操守,也就成為一種「疑點」;甚至是一種「疑惑」。
大家放心,三月份,絕對是好樣的,大家不要冷場!
不敢寄信來,有資料就送給「流動街頭 D」,我一定會拿到的!
」人資系統的黑暗人」
」 三月份開始「官僚文化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討論